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 我有新说法
2201 0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是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2月17日申请的,该申请号为2009101162055,公布号为CN101477849,公布日为2009年7月8日,发明人是吴俊生、曹桂红、赵树磊、刘家朝、何海青、朱玲玲、夏知、尹康。[1-2]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所述电缆缆芯由控制电缆及信号电缆绞合形成,缆芯间隙设有填充层,在缆芯和填充层外依次包覆有包带层、总屏蔽层和外护套层。该发明产品具有燃烧时烟密度很低,无腐蚀性气体逸出,也不产生有害的卤酸物质,既传输电能和视频信号,同时具备径轴向防水、高阻燃等多种性能于一体的特种电缆,特别适用于煤矿场所。总之,该发明产品是一种将环保、阻水、阻燃、传输电能和视频信号等性能集于一体的新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 2016年1月,《矿用组合控制电缆》获得安徽省第四届奖优秀奖。[3-4] (概述图为《矿用组合控制电缆》的摘要附图)[2]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背景

截至2009年2月,市场上销售的电缆有矿用控制电缆、矿用信号电缆、矿用阻燃电缆、矿用通讯电缆、矿用橡套软电缆、矿用通信电缆等,这些电缆的主要性能单一,不能适应有两项及以上的性能需要。在煤矿场合,不仅要传输电能,对线路设备进行控制,还需要传输信号,方便井下与上面的联系,同时在出现事故的情况下,如果电缆燃烧要求产生较少的的烟雾和不产生有害的卤酸物质,方便对人员进行抢救,还要求电缆具有防水性能,在煤矿里面积水的情况下,防止电缆进水,能保持电路的正常运行,以及井下的监控,因此对电缆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发明内容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目的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高环保性能、燃烧时产生较少烟雾和不产生有害的卤酸物质,既能传输电能,对设备容易进行控制,又能传输信号,对井下的监控,同时还具备优良的阻燃性能和良好的径轴向阻水性能的电缆。[1]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技术方案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所述电缆缆芯由控制电缆及信号电缆绞合形成,缆芯间隙设有填充层,在缆芯和填充层外依次包覆有包带层、总屏蔽层和外护套层。

所述控制电缆自内而外由导体、绝缘层和屏蔽层构成。

所述信号电缆由单根裸软圆铜线及依次包覆于其外的聚乙烯绝缘层、第二屏蔽层及护套层构成。

所述填充层为阻水聚酯纱填充层,所述包带层为低烟无卤包带层。

所述导体为镀锡软铜导体,所述绝缘层为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所述屏蔽层及总屏蔽层均由镀锡铜丝编织形成。

所述外护套层及护套层均由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制成。[1]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改善效果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所述导体采用第5类的镀锡软铜导体,可以防止水份及其它有害物质的腐蚀,抗电磁干扰,填充层采用阻水聚酯纱,其吸水容量超过40毫升/克,绝缘层、护套层和外护套层都采用环保型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该发明产品具有燃烧时烟密度很低,无腐蚀性气体逸出,也不产生有害的卤酸物质,既传输电能和视频信号,同时具备径轴向防水、高阻燃等多种性能于一体的特种电缆,特别适用于煤矿场所。总之,该发明产品是一种将环保、阻水、阻燃、传输电能和视频信号等性能集于一体的新产品,有市场前景。[1]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附图说明

图1为《矿用组合控制电缆》的结构示意图。[1]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权利要求

1.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缆芯由控制电缆及信号电缆绞合形成,缆芯间隙设有填充层(4),在缆芯和填充层外依次包覆有包带层(9)、总屏蔽层(10)和外护套层(11);所述控制电缆自内而外由导体(1)、绝缘层(2)和屏蔽层(3)构成;所述信号电缆由单根裸软圆铜线(5)及依次包覆于其外的聚乙烯绝缘层(6)、第二屏蔽层(7)及护套层(8)构成;所述导体(1)为镀锡软铜导体,所述绝缘层(2)为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所述屏蔽层(3)及总屏蔽层(10)均由镀锡铜丝编织形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组合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4)为阻水聚酯纱填充层,所述包带层(9)为低烟无卤包带层。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组合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层(11)及护套层(8)均由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制成。[1]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实施方式

图1所示,电缆缆芯由控制电缆及信号电缆绞合形成,缆芯间隙设有填充层4,控制电缆的导体1采用第5类结构的多股软镀锡铜丝绞合成导电线芯,导体生产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拉丝-退火镀锡-束丝-(复绞),导体采用束绞的形式,截面在6平方毫米以下的采用束丝形式,截面在6平方毫米以上的导体,由于截面大,导体单丝根数太多,在束丝后进行复绞,其中1平方毫米以下导体中单丝直径为0.21毫米,1.5-2.5平方毫米导体中单丝直径为0.26毫米,4-6平方毫米导体中单丝直径为0.31毫米,10-50平方毫米导体中单丝直径为0.41毫米,70平方毫米及以上导体中单丝直径为0.51毫米。绝缘层2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它的生产过程在SJ65挤塑机上生产完成,采用挤管式模具进行挤出,其挤出温度根据温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机身温度控制在135±10℃,机头温度控制在145±5℃,模口温度控制在140±5℃,可根据挤出设备和材料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冬天与夏天相差5~10℃。屏蔽层3由镀锡铜丝编织形成。缆芯间隙采用阻水聚酯纱形成填充层4,保证电缆的阻水性能。在缆芯和填充层4外依次包覆有包带层9、总屏蔽层10和外护套层11。

信号电缆采用单根裸软圆铜线5作为导体,挤包聚乙烯绝缘层6,其外由铝塑复合带+镀锡铜丝编织形成第二屏蔽层7,由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形成护套层8。

包带层9采用低烟无卤包带层,总屏蔽层10由镀锡铜丝编织形成,外护套层11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也采用挤管式模具挤出,挤出温度根据温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机身温度控制在135±10℃,机头温度控制在140±10℃,模口温度控制在140±5℃,可根据挤出设备和材料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冬天与夏天相差5~10℃。生产设备可根据电缆外径的大小采用不同的护套挤出机进行生产:外径在35毫米以下的使用SJ90挤出机,外径在35毫米以上的使用SJ120挤出机。[1]

矿用组合控制电缆荣誉表彰

2016年1月,《矿用组合控制电缆》获得安徽省第四届奖优秀奖。[3-4]

参考资料



×

是否已完成本次百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