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色差仪颜色基本理论
人眼之所以能看到颜色,是因为特定的波长刺激了人眼中的视网膜。根据光的不同波段,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人眼可以看到的光区叫做可见光,波长是360nm到780nm。
分光色差仪
分光色差仪/分光色差计就是根据这些原理来分析,将颜色数据化,L*a*b*值以及总色差△E*(或者L*C*H*值)成为各个供应链的沟通桥梁。
分光色差仪分光色差仪的应用
分光色差仪广泛应用于塑胶、印刷、油墨、包装、纺织、印染、服装、五金、电子电器、化工、食品、汽车、新能源、考古、陶瓷、玻璃等各行业的颜色管理。随着消费者对色彩感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品质也来越严格,颜色色差的控制将是加工制造的一部分。[2]
分光色差仪分光色差仪的色坐标
色坐标图
L*a*b*是根据(CIE)在1931年所制定的一种测定颜色的国际标准建立的。于1976年被改进,并且命名的一种色彩新模式。L*代表的是黑白深浅度(明暗度),a*代表的是红绿,b*代表的是黄蓝。
△E*代表的是总色差
△L* = L*样品-L*标准(黑/白差值)
△a* = a*样品-a*标准(红/绿差值)
△b* = b*样品-b*标准(黄/蓝差值)
△L*+表示偏白,△L*-表示偏黑
△a*+表示偏红,△a*-表示偏绿
△b*+表示偏黄,△b*-表示偏蓝
分光色差仪常见类型
分光色差仪通常根据测试产品的不同及重复性(精度)的要求,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便携式/手持式分光色差仪:方便携带及测量,可以带到客户现场进行颜色检测,部分型号可以测量带弧度的产品。
台式/桌面式分光色差仪:重复性(精度)相对比较高,稳定性强,适合做配色,比如塑胶配色,纺织配色,涂料配色等。
分光色差仪技术参数
[1] 光源/观测系统 d/8(散射光源,8度观测角),配有 SCI(包括镜面反射分量/SCE(不包括镜面反射分量)同步测量功能
积分球大小 ø52mm
传感器 硅光电二极管阵列(双列 40 元件)
光谱分离设备 衍射光栅 波长范围 360nm 到740nm
波长间距10nm
光谱半带宽 约10nm
反射率范围 0到175%,显示分辨率:0.01%
光源 2个脉冲氙灯
测量时间 约 1.5 秒
最小测量间隔 3 秒(在23°C时)
测量/照明区域 ø8mm/ø11mm
重复性 光谱反射率 : 标准偏差在 0.2% 以内(360 到380nm : 标准偏差在 0.4% 以内)
器间差 ΔΕ*ab 在 0.4 以内(SCI
语言模式 英语/中文
测量模式 单次/平均化(自动模式 : 1 到 8次/手动模式)
端口 符合RS-232C标准
观察者 2/10度
观察用光源 A、C、D50、D65、F2、F6、F7、F8、F10、F11、F12(使用两个光源可进行同步计算)
显示 光谱值/图表、色度值、色差值、“合格/不合格”结果、相对光泽度
色度空间/色度数据 L*a*b*、L*C*h、Yxy、XYZ、MI、 E*ab、CMC (1:1)、CMC(2:1)、CIE94、CIE DE2000、WI (ASTM E313)、YI (ASTM D1925)
可储存的数据组 1,700(每个数据组由一对 SCI/SCE 数据组成)
允拒收判定 色度允拒收值(只能设定一组允拒收值) 电源 AA 电池(×4),AC 适配器
大小 69(宽) × 96(高)× 193(长)mm
重量 约 670g(包括“测量台”/不包括电池)
运行温度/湿度范围 5°C 到 40°C,相对湿度 80% 或更低(在 35°C 下),无水气凝结
存放温度/湿度范围0°C 到 45°C,相对湿度 80% 或更低(在 35°C 下), 无水气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