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

我有新说法
114 0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于2007年4月5日申请的发明,该申请号为200710014262,公布号为CN101029781,公布日为2007年9月5日,发明人是鲁墨森、王淑贞、鲁宁琳、杨娟侠、于兰岭。该发明涉及一种冷藏和空调设施中的制冷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用于农副产品冷藏设施中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也可用于其它的冷藏空调设施等。[2]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包含机壳(1)、固定在机壳(1)内的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和贮液器(9)及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风机(2)、制冷压缩机(6)、气液分离器(5)等。冷却风机(2)设在换热器(4)一侧上,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的雨淋器(3)设在换热器(4)上侧。由换热器(4)进行制冷剂冷却,雨淋器(3)进行雨淋水冷和蒸发冷却,冷却风机(2)进行风冷和提高蒸发冷却效果。具有集风冷、水冷和蒸发冷却于一体,风、水冷和蒸发冷却相互增效,制冷效果好,结构紧凑,辅助设备少,用水量少,能在高温季节时安全使用等特点,可用于各种冷藏设施和空调装置制冷的需要。[1] 2010年11月15日,《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奖优秀奖。[3] (概述图为《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的摘要附图)[2]

目录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背景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农副产品保鲜的主体,2007年之前在冷藏设施中使用的制冷设置,其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三种形式。水冷和蒸发冷却的装置,虽然冷却效果较好,但其结构庞大、辅助设备复杂、冬季需要防水冻结、用水量大,影响了在中小型冷藏设施中的应用。风冷装置虽方便简单,被大量应用于中小型冷藏和空调设施中,但其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很大,高温季节运行工况十分恶劣,易造成制冷装置超高停机和长期高温高压运行烧毁机组及缩短使用寿命,同时,在高温下运行大大提高耗能量,提高了运行成本。如采用增大风冷凝面积,来提高风冷效果,则会增大体积、增大金属材料的消耗量、增加成本。[1]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发明内容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目的

该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风冷为主体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其风冷、水冷和蒸发冷却相互增效,制冷效果好,结构紧凑,辅助设备少,用水量少,既能适应高温季节的使用,又能在低温季节方便的关闭水冷和蒸发系统,发挥风冷的节能和冷却效果,可用于各种冷藏和空调设施制冷的需要。[1]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技术方案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是将风冷、水冷和蒸发制冷集中于一体,在风冷的基础上同时实施水冷和蒸发冷却,以提高制冷效果。即该发明的制冷装置包含有机壳、翅片管簇式换热器、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风机和贮液器、制冷压缩机、汽液分离器等组成。制冷压缩机通过汽液分离器与翅片管簇式换热器连通,翅片管簇式换热器固定在机壳内,冷却风机设置在机壳上、并在翅片管簇式换热器的一侧,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的雨淋器设置在翅片管簇式换热器上侧的机壳上。由雨淋器对翅片管簇式换热器进行雨淋水冷,同时部分水分在换热器表面蒸发而产生蒸发冷却作用。由冷却风机对 翅片管簇式换热器进行风冷,同时通风对流增强蒸发效果。贮液器安装在机壳底部、并被淋浸在循环水中,通过水冷使高压制冷液体具有较大的过冷效果。
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的结构形式很多,可包含有雨淋器、冷却水箱、循环水泵等组成。雨淋器固定在翅片管簇式换热器上侧的机壳上,冷却水箱设置在机壳的下侧,在冷却水箱与雨淋器之间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将冷却水箱中的水送至雨淋器,由雨淋器将水均匀的淋洒在翅片管簇式换热器上,对换热器进行冷却,然后极小部分水蒸发,绝大部分水流入水箱,在进入冷却水箱的过程中通过通风和自然冷却,再由循环水泵送至雨淋器,如此将水循环使用,节约了冷却用水和省略了复杂的凉水设备。[1]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改善效果

由于《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是在风冷凝机组的基础上增设了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同时对翅片管簇式换热器和贮液器进行风冷、水冷和蒸发冷却,有效地提高了冷凝换热器和贮液器的冷却效果;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中使用的冷却水可循环使用;因此,该发明具有集风冷、水冷和蒸发冷却于一体,风、水冷和蒸发冷却相互增效,制冷效果好,结构紧凑,辅助设备少,用水量少,能使风冷机组在高温季节安全高效运行等特点,可用于各种冷藏空调设施制冷的需要。[1]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附图说明

附图为《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的示意图。[1]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权利要求

1、《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包含有机壳(1)、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贮液器(9)、制冷压缩机(6)、汽液分离器(5),制冷压缩机(6)通过汽液分离器(5)与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连通,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固定在机壳(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风机(2),冷却风机(2)设置在机壳(1)上、并在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的一侧,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的雨淋器(3)设置在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上侧的机壳(1)上,贮液器(9)安装在机壳(1)底部、并被淋浸在循环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包含有雨淋器(3)、冷却水箱(8)、循环水泵(7),雨淋器(3)固定在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上侧的机壳(4)上,冷却水箱(8)设置在机壳(1)的下侧,在冷却水箱(8)与雨淋器(3)之间设置有循环水泵(7)。[1]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实施方式

附图为《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含有机壳1、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风机2、贮液器9、制冷压缩机6、汽液分离器5等组成。制冷压缩机6通过汽液分离器5与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连通,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固定在机壳1内,贮液器9固定于机壳1底部、并被淋浸在循环水中,冷却风机2设置在机壳1上、并在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的一侧,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的雨淋器3设置在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上侧的机壳1上。制冷压缩机6固定在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一侧,气液分离器5装在制冷压缩机6与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之间。
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的结构形式很多,本实施例包含有雨淋器3、冷却水箱8、循环水泵7等组成。雨淋器3固定在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上侧的机壳1上,冷却水箱8设置在机壳1的下侧,在冷却水箱8与雨淋器3之间设置有 循环水泵7。循环水泵7将冷却水箱8中的水送至雨淋器3,再由雨淋器3将水淋洒在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上,对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进行冷却,并对贮液器9进行冷却,然后流入冷却水箱8,在冷却水箱中自然冷却,再由循环水泵7送至雨淋器3,如此循环使用。
由于该发明是在风冷凝机组的基础上增设了雨淋式水冷和蒸发冷却水循环装置,由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表面水膜进行蒸发冷却,由雨淋式冷却水循环装置对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和贮液器9进行雨淋水冷,并同时由冷却风机2对翅片管簇式换热器4进行风冷。[1]

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荣誉表彰

2010年11月15日,《集风冷、水冷、蒸发冷却为一体的制冷装置》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奖优秀奖。[3]
参考资料


目录
×

是否已完成本次百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