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恒温恒湿试验房,涉及环境模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降耗环境模拟设备,一种冷平衡制冷量控制技术,采用 PID+PWM 原理的 VRF(制冷剂流量控制)技术实现低温节能运行配备冷控制 PID 自动调节技术(在线性降温和低温恒温过程中,通过冷控制 PID 调节制冷输出量达到温度平衡,即制冷不制热、制热不制冷的“冷平衡”技术):低温工作状态,加热器不参与工作,通过 PID+PWM 调节制冷剂流量和流向,对制冷管道、冷旁通管道、热旁通管道三向流量调节,实现对工作室温度的自动恒定。此方式在低温工况下,可实现降低 30%的能耗。
目录
1. 节能设计
1.1 采用冷控制 PID 自动调节设计,即线性降温阶段和恒温阶段,通过冷控制 PID 调节制冷输出量(步进电机驱动的电子膨胀阀)达到温度平衡,实现制冷不加热,加热不制冷。
1.2 传统低温恒温控制控制方式:
A)方法一:采用制冷压缩机启停控制温度,温度波动大、严重影响压缩机寿命,目前已淘汰该技术;
B)方法二:制冷压缩机恒定运行+加热 PID 控制,采用制冷量与加热相抵消实现温度动态平衡,浪费了大量的电能);
1.3 采用 PID+PWM 原理的 VRF(制冷剂流量控制)技术实现低温节能运行配备冷控制 PID 自动调节技术(在线性降温和低温恒温过程中,通过冷控制 PID 调节制冷输出量达到温度平衡,即制冷不制热、制热不制冷的“冷平衡”技术):低温工作状态,加热器不参与工作,通过 PID+PWM 调节制冷剂流量和流向,对制冷管道、冷旁通管道、热旁通管道三向流量调节,实现对工作室温度的自动恒定。此方式在低温工况下,可实现降低 30%的能耗。该技术基于斯波兰和鹭宫公司的快开式电磁阀,可适用于对不同制冷量要求时对制冷量进行平滑调节,即满足在不同降温速率要求时,实现压缩机制冷量调节。
2. 制冷工艺:
A) 在制冷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对压缩机的保护措施,如压缩机吸排气压力保护功能,该功能使压缩机的运行压力保持在正常压力范围内,避免压缩机超高压或超低压,以便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B) 在制冷系统管道焊接上采用氮气保护焊接方式,此方式避免了传统焊接方式造成在铜管内壁产生氧化物对制冷系统及压缩机的损害。
C) 在制冷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机组运行时的减振措施,如压缩机安装弹簧减振器,同时在制冷管道上采用增加圆弧弯的方式,避免因运行振动和温度变化引起的管道变形和泄漏,从而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可靠性。
3. 压缩机吸气温度调节
自动调节压缩机回气温度,使压缩机的温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压缩机过冷和排气过热。
4. 减振措施
A) 压缩机:采用专用弹簧或专用胶垫对压缩机进行减振;
B) 制冷系统:特种橡胶垫整体二次减振,制冷系统管路采用增加 U 型弯和弯头的方式避免因振动和温度的变化引起的铜管的变型,从而造成制冷系统管路破裂。
C) 较长的铜管采用管箍进行固定,防止压缩机启停或运输过程中导致铜管破裂。
5. 降噪措施
制冷机箱采用波浪状的特种消音海绵吸音。
参考资料编辑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