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动力响应与变形特征研究 我有新说法
508 0
《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动力响应与变形特征研究》是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李倦生、王怀宇。

目录

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动力响应与变形特征研究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环境监测》配套用书,按照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环保与气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环境保护类专业的环境监测实训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本书编写紧扣环境监测岗位核心技能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紧密结合环境监测行业实际的需要,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既注意与《环境监测》教材的配合与互补,同时也考虑了实训课程和教材的系统性与相对独立性。在实训内容的选择上注意选用国家标准监测分析方法与监测技术规范。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环境监测》配套用书。
本书在内容选择上注意选用国家标准监测分析方法,每个实训项目具有完整性、实用性和独立性,力求提高学生监测分析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环境监测实训基础知识,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与采样器的使用,水和废水监测实训、空气与废气监测实训、噪声与其他监测实训、综合实训等。
本书可作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环境保护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教材。[1]

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动力响应与变形特征研究目录

目录
章环境监测实训须知
节实训要求
一、环境监测实训的目的及意义
二、环境监测实训的任务
三、环境监测实训的要求
第二节环境监测实训室基础知识
一、分析天平的使用与维护
二、常见玻璃仪器
三、实验用水制备与检验
四、试剂与试液
第三节样品采集与常用采样仪器
一、水样的采集与常用水样采集器
二、空气样品采集与空气采样器
三、土壤样品采集
四、噪声测量与噪声测量仪器
第四节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
一、数据记录要求
二、数据的处理
三、监测结果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基本实训项目
节水与废水监测项目的分析测定
实训项目一水样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
实训项目二水样色度的测定(铂钴标准比色法)
实训项目三水中悬浮物的测定
实训项目四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实训项目五水中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实训项目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实训项目七生化需氧量的测定(稀释接种法)
实训项目八水样中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光度法)
实训项目九水中氨氮的测定(奈氏试剂比色法)
实训项目十亚硝酸盐氮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实训项目十一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实训项目十二水中常见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实训项目十三水中矿物油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实训项目十四水中铅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实训项目十五水中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法)
第二节空气与废气监测项目的分析测定
实训项目一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实训项目二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实训项目三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改进的Saltzman法)
实训项目四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图法)
实训项目五空气中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实训项目六苯、甲苯、二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第三节噪声监测与其他环境监测项目的分析测定
实训项目一交通噪声监测
实训项目二土壤中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实训项目三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
实训项目四菌落总数的测定(撞击法)
第三章监测综合实训
节校园及其周边水环境监测
一、实训目的
二、监测资料的收集
三、水环境监测项目和范围
四、监测点布设、监测时间和采样方法
五、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六、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
七、要求学生完成的工作
第二节校园及周边空气环境分析与监测
一、实训目的
二、校园及周边空气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三、空气环境分析与监测因子的筛选
四、空气监测方案
五、数据处理
六、对校园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简单评价
附录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附录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附录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附录四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附录五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参考样式
附录六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目录
×

是否已完成本次百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