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心 我有新说法
76 0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心于2007年4月由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更名而成。

目录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心于2007年4月由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更名而成。
一、中心基本组成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220平方米,设有“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室”、“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室”、“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室”和“植物生理生态研究室”。拥有仪器设备100多台套,价值600多万元。主要有:ICP光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昆虫行为习性观察分析系统、切片机、纤维素测定仪、超微量核酸蛋白检测仪、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脂肪测定仪、真空冷冻干燥浓缩系统、梯度PCR仪、原位PCR仪、全自动核酸蛋白检测仪、超低温冰箱、超纯水仪、高速冷冻离心机、DNA干浴加热仪、分子杂交箱、制冰机、全自动高压灭菌器、电子恒温水浴箱、变温空气式摇床、全自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叶面积测试仪、旋转蒸发仪、植物生理生态监控系统、超声波细胞破碎仪、露点水势仪、Olympus生物显微摄影系统、荧光显微摄影系统、倒置显微摄影系统、体视显微摄影系统、超净工作台、CO2培养箱、人工智能光照培养箱等。
二、研究中心功能和作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心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自治区重点一级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自治区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自治区重点学科)、蔬菜学(自治区重点学科)、植物学(理学)4个二级学科,作物学和园艺学2个一级学科、植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蔬菜学、果树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7个二级学科,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和“内蒙古自治区野生蔬菜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开展植物生物技术、植物染色体工程育种、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即开展与粮食作物、饲用作物、经济作物、园艺植物及植物抗病虫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全院教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的实验研究条件,为农学院所属各学科及全校相关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服务。
三、科学研究及主要成果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心从2002年建立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国家“863”、“973”项目各2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2项,“948”3项,19项,自治区重点攻关21项、自然科学基金50余项,科研总经费1400余万元。获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1]
参考资料


目录
×

是否已完成本次百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