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无纸记录仪产品概述
智能无纸记录仪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记录仪产品主要应用于现场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的显示、记录和控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无纸记录仪产品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性。
(1)无机械运动部件,使用中的维护量少:由于有纸记录仪需要伺服驱动机构带动记录笔和记录纸的移动,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机械老化,造成卡纸、记录笔需要调整等问题;而无纸记录仪的数据记录在电子芯片内并通过液晶显示屏来显示、翻阅数据,故不存在这些维护问题。
智能无纸记录仪
(2)数据可以转存到电脑中,进行进一步的数据保存和分析:存储在无纸记录仪内的存储芯片(掉电不丢失数据)中的历史数据,可以使用U盘(有的公司采用软盘或CF卡,读取数据稍微麻烦一些)通过仪表上的USB数据口将历史数据拷贝出来,再使用无纸记录仪厂商提供的分析软件对U盘中的数据进行读取和数据分析。
(3)输入信号功能:由于芯片技术的进步,新型的无纸记录仪产品具有各种标准现场仪表信号直接接入、通用性强的功能,比如0~5V , 1~5V , 0~10mA , 4~20mA (二线制), 4~20mA(有源) , Cu50 , PT100 , 电阻(0-400Ω), B , S , K , E , J , T等信号都可以直接接入,软件设定即可。省去了温度变送器、现场仪表电源等费用。
(4)大容量、长时间数据记录功能:由于新型存储芯片技术的发展,大容量的存储芯片体积越来越小、容量也越来越大,这位提高无纸记录仪的数据存储能力提供了可能,比如我们的彩色无纸记录仪内部存储容量可达到248M,记录时间可达到10年(记录间隔4分钟一次)以上。
(5)通信功能:大多数的无纸记录仪产品还具有通信功能,可以和工业计算机形成数据通信网络。
(6)打印功能:部分无纸记录仪产品也内置打印机驱动程序,可以直接外接微型打印机打印历史或实时数据报表、曲线等。
(7)中文位号、标识:国产的新型无纸记录仪产品内置了中文字库,可以设定中文位号、标识等。
(8)PID调节、报警、信号变送等辅助功能
智能无纸记录仪功能特点
◆进口SHARP 10.2 英寸640x 480 点阵TFT 高亮度彩色图形液晶显示屏,CCFL 背光、画面清晰、色彩绚丽、宽视角。
◆高速、高性能32 位ARM微处理器,画面响应时间小于0.1秒,可同时实现200路信号的检测、记录、显示和报警;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国际名厂元器件精心设计;
◆大容量FLASH 闪存芯片存贮历史数据,掉电丢失数据;
◆全隔离输入,可输入多种信号,无需跳线,通过软件组态即可;
◆工程量显示数值范围宽,可显示5 位数值:-9999 ~19999;
◆支持真空度科学计数法显示;
◆曲线显示可以自由组合,自定义曲线颜色;
◆曲线走纸方式可设定横向或纵向;
◆中文菜单组态、显示工程位号,工程单位。软件密码锁保证用户组态安全;
◆使用T6 拼音输入法,自由输入位号和单位;
◆报警显示,同时指示各路通道的下下限、下限、上限、上上限报警。可以记录最近的15条报警信息;
◆使用USB 接口转存和备份历史记录,支持256M 、512M 、IG 优盘;
◆标准串行通讯接口:RS-485 和RS-232C;
◆标准Modbus 通讯协议。除支持本公司的ScanX 数据管理软件外,还支持iFIX 、组态王、MCGS 等流行专业组态软件,无需专用驱动;
◆可外接微型打印机,支持手动打印、定时自动打印,满足用户现场打印的需要;
◆集成硬件实时时钟,掉电情况下时钟也能准确运行;
◆新型开关电源,85VAC~265VAC 范围内正常工作;
◆提供变送器+24VDC 隔离配电。
◆金属外壳,允许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
智能无纸记录仪分类
智能无纸记录仪
智能无纸记录仪一般分为黄屏无纸记录仪、蓝屏无纸记录仪、彩色无纸记录仪,智能无纸记录仪通道数可以分为:1通道到12通道为比较常规记录仪,16通道记录仪由于散热等问题,不太用于现场,40通道由于外观面积比较大,开孔尺寸281mm×281mm,散热性能比较好,而且屏幕比较大,便于远距离观看 。
智能无纸记录仪输入信号
◇输入种类及测量量程、精度
输入种类 | 量程 | 测量量程 | 精度 |
DVC | 0~20mV | -9999~19999 | 0.2% |
0~100mV | -9999~19999 | 0.2% |
|
0~5V | -9999~19999 | 0.2% |
|
1~5V | -9999~19999 | 0.2% |
|
DCI | 0~100mA | -9999~19999 | 0.2% |
4~20mA | -9999~19999 | 0.2% |
|
TC | S | -50.0~100.0℃ | 3.7℃ |
100.0~1768.0℃ | 2℃ |
|
|
B | 0~1820.0℃ | 2℃ |
|
K | -50.0~1372.0℃ | 2℃ |
|
E | -50.0~1000.0℃ | 2℃ |
|
J | -50.0~1200.0℃ | 2℃ |
|
T | -199.90~320.00℃ | 2℃ |
|
Wer3-25 | 0.0~2300.0℃ | 5℃ |
|
RTD | Pt100 | 200.0~850.0℃ | 1℃ |
Cu50 | -50.00~150.00℃ | 1℃ |
|
电阻 | 0~350 | -9999~19999 |
|
|
|
|
|
频率 | 0-10KHZ | 0~19999 | 1 |
智能无纸记录仪系列仪表允许1~40路不同类型的信号直接输入,通道间全隔离,隔离电压大于400V
◇输出规格
配电:12路配电,4组24VDC输出,输出电流50mA/组
12路可组态继电器触点输出,触点容量为3A、250VAC(阻性负载)默认为常开触点
最多4路模拟量变送输出,4~20mADC, 负载电阻小于600Ω
◇显示器
5.7英寸进口SHARP 320×240点阵TFT图形液晶显示屏,CCFL背光,宽视角
◇基本误差
±0.2%F·S
◇补偿运算
蒸汽:根据IFC67公式计算蒸汽密度补偿蒸汽的质量流量
一般气体:温度、压力补偿测量标准体积流量
天然气:温度、压力补偿测量标准体积流量
液体:温度补偿测量标准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
蒸汽:压力 0.1~4.5MPa
温度 100~500℃
密度 0.1~100Kg/m3
比焓 2508~3224Kj/Kg
一般气体:压力0~60MPa
温度 -100~500℃
液体:温度 -100~500℃
◇累积范围
0~99999999
◇通讯、打印
通讯接口:RS232C或RS485
波特率:1200、2400、9600、19200
打印接口:RS232C串口微型打印机
10M Ethernet标准RJ45接口
◇记录时间
记录间隔:1、2、4、6、15、30、60、120、240秒可选
记录长度:36小时/笔(记录间隔1秒)~360天/笔(记录间隔4分)
记录间隔 | 1秒 | 2秒 | 5秒 | 10秒 | 15秒 | 1分钟 | 2分钟 | 4分钟 |
记录长度 | 72小时 | 6天 | 15天 | 30天 | 45天 | 180天 | 360 | 750天 |
◇数据备份和转存
256M-1G优盘可选(USB接口)
◇热电偶冷端补偿误差
±1℃
◇断电保护
内置FLASH存储器,保护参数和历史数据,断电后数据可保存。采用硬件时钟,掉电后也能准确运行
◇电源
开关电源85VAC~265VAC、50Hz±5%或DC24V±2V
◇环境温度
0~50℃
◇环境湿度
0~85%RH
无纸记录仪的计量性能要求
l、基本误差
无纸记录仪的准确度等级和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基本误差以其他方式表示时,以仪表铭牌或说明书为准)。
准确度等级 | 允许误差 | 记录误差 |
0.2 | ±0.2%FS | ±0.2%FS |
0.5 | ±0.5%FS | ±0.5%FS |
注:仪表的量程
2、通道显示一致性(多通道时适用)
如果仪表使用说明书无特殊说明时,多通道无纸记录仪各通道间的显示差值应不超过3b
b:无纸记录仪数字显示部分分辨率
3、稳定性
3.1 模糊误差
无纸记录仪数字显示部分只允许按分辨力计数顺序(增、减)改变示值,而不能间隔跳动,其不同的数字位应精确同步,不应产生模糊误差。
3.2 波动
无纸记录仪数字显示部分零点和示值波动用量化单位(分辨力值)表示。
一般仪表的波动不大于lb;分辨力高(a%FS≥10b)仪表的波动不大于2b
a-无纸记录仪准确度等级
3.3 短期漂移
仪表经预热、预调后,lh内的漂移值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的1/4
4 重复性误差
4.1 一般仪表数字显示部分的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lb;
4.2 分辨力高(a%FS≥10b)的仪表数字显示部分其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的1/4
智能无纸记录仪技术要求
1、外观
1.1 结构件
仪表的结构件应有良好的表面处理,不应有镀层脱落、锈蚀、霉斑等现象,也不应有划伤、沾污等痕迹,不应有明显变形损坏或缺件。
1.2 连接机构
仪表外部接线端子应齐全,接头与插座之间应有定位装置,以保证接擂时各接插点具有惟一的对应关系,插人单元及插件应有紧固或锁紧装置。
1.3 标志和符号
仪表面板或铭牌上的标志、文字、图形符号、数字和计量单位等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并应鲜明、清晰,不应残缺和沾污。
2、 显示
2.1 读数显示机构
仪表显示读数应清晰、无叠字、亮度均匀,不应有缺笔划或无测量单位等现象,状态显示应正确。进入工作状态后,画面颜色、清晰度、画面切换应正常。
2.2 显示范围
仪表应能按照设定范围进行全量程的显示。
2.3 显示方式
仪表应能在数字显示、棒图显示、曲线显示及其他显示功能之间相互切换。
3、数据存储
3.1、存储介质:可同时具有不同存储介质,每种存储介质应符合说明书相应要求。
3.2、数据转存:可选择自动或手动方式在不同存储介质间转存。
3.3、数据存储、记录间隔和记录时间应符合说明书相应要求。
4、安全性能
4.1、绝缘电阻
仪表相应端子之间绝缘电阻应符合下表要求:
测试点 | 绝缘电阻/MΩ |
电源端子-地或机壳 | ≥20 |
输入端子-地或机壳 | ≥20 |
输入端子-电源端子 | ≥20 |
4.2、绝缘强度
仪表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绝缘强度试验时,相应端子之间施加下述试验电压见下表,历时lmin,应不会被击穿或产生电弧和火花。
仪表端子电压标称值/V | 试验电压/kV |
| 0.5 |
60~130 | 1.0 |
130~250 | 1.5 |
>250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