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源所获荣誉
张立源副教授至今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先后发表十多篇的重要学术论文,其中包括物理学期刊《自然物理》2篇,《物理评论快报》2篇,《纳米快报》1篇等。部分研究成果被一些国际科学媒体(如《学科新闻》和《自然杂志》等)和科学技术新闻网站作为亮点报道,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Ø 发现和提出了磁场中石墨烯的金属绝缘体量子相变的相图;
Ø 发现三层石墨烯体系中电子的量子霍尔效应和中性点发散准粒子行为;
Ø 发现了石墨烯在量子化条件下的光电流空间分布行为;
Ø 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石墨烯纳米AFM加工方法;
Ø 发现了纳米颗粒中自旋电流输运与偏置电压的关联;
实验室建设已成规模(相关的纳米微加工技术实验室与精密的电子测量设备已到位),已到位和即将到位的大型专业设备有:1)牛津(TESPT14T50)无液氦磁体低温系统(14 特斯拉磁体,氦三制冷,kelvinox 稀释制冷机);2) FEI nano 450高分辨电子显微镜(配NPGS电子束曝光系统,EDX成分分析系统)、3)德仪超高真空电子束沉积系统(DE400);4)半导体参数测量探针台;5)无氧手套箱;6)CVD石墨烯生长炉;7)临界点干燥仪。根据实验室工作需要,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年薪不低于22万(包括12万的深圳市政府补助))和研究助理(准研究生或博士生,有机会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同时我们欢迎相关领域各种出色和有专长、特长的专家和同学加入我们研究团队。[1]
2020年9月,获得第二届科学探索奖。[2]
张立源学习经历
2007.08,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Georgia InstituteofTechnology); 理学博士
2001.07,高能物理研究所; 工学硕士
1997.07,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理学学士
张立源工作经历
毕业后到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等地博士后工作。2012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到南方科技大学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