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搜产品
搜产品
搜百科
搜索
全网搜索
登录
帮助中心
基于3D碳纳米材料的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我有新说法
148
0
《基于3D碳纳米材料的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是依托同济大学,由陈涛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目录
基于3D碳纳米材料的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
三维(3D)碳纳米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被广泛应用于基于液体电解质体系的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性能;但是,在全固态超级电容器中却很少涉及,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凝胶电解质很难充分地填充到3D材料的孔洞中,使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接触不好,导致器件的性能远低于预期。如何解决电解质与电极材料接触较差的问题,是开发基于3D碳纳米材料的高性能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关键。基于前期的工作积累,本项目将通过多种方式制备具有不同结构、不同组分的3D碳纳米材料,着重研究不同合成方法、工艺对所得3D材料的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提出利用压力差驱动凝胶电解质充分渗透到3D材料的孔洞中,使电解质与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接触;同时,结合具有赝电容效应的导电高分子和金属氧化物,制备3D结构的碳纳米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大类具有较高性能的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器件。
基于3D碳纳米材料的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结题摘要
柔性、便携式、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兴起与发展,亟需与之匹配的柔性能量储存器件,比如柔性超级电容器。目前,制约柔性超级电容器发展的技术瓶颈主要在于电极材料,因为常用的纳米碳电极材料极易发生聚集,导致器件的性能达不到预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项目首先设计并合成了三维(3D)结构的纳米碳宏观体,能有效避免纳米碳之间的聚集,基于此,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提出了电极材料致密化、有序化的设计理念,一方面能有效促进电荷的传输或收集,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相关能量储存器件的柔性及可拉伸性能;2)通过对电极材料和器件结构的协同化设计,发展了工作电压高达1.8 V的基于水系凝胶电解质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兼具超高的能量密度和柔性;3)通过简单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具有高的离子导电性和柔韧性的高分子水凝胶电解质,进一步发展了具有超高柔性、可剪裁的全固态超级电容器。该项目所发展的柔性、可拉伸超级电容器,在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项目执行期间,项目负责人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包括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Sci.等国际期刊)、中文核心论文1篇;申请中国发明4项;共同主编英文专著一部,由Elsevier出版社出版;项目负责人获得“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和“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等荣誉称号;培养出站博士后一名,已留同济大学任教,目前在读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3人。
[1]
参考资料
相关搜索
relevant search
基于3D碳纳米材料的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第2版)
液体密度传感器
图解继电器与顺序控制器
氧气传感器(O2-A2)
太阳能无线压力变送器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7130A加速度传感器
铝电解电容器
光电导继电器
电子式温度传感器
智能电容器
目录
×
是否已完成本次百科编辑
否,继续修改
是,提交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