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可变电容

我有新说法
138 0
可变电容,即可变电容器,是电容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电容器。

目录

可变电容产品简介

它由一组定片和一组动片组成,它的容量随着动片的转动可以连续改变。把两组可变电容装在一起同轴转动,叫做双连。可变电容的介质有空气和聚苯乙烯两种。空气介质可变电容体积大,损耗小,多用在电子管收音机中。聚苯乙烯介质可变电容做成密封式的,体积小,多用在晶体管收音机中。[1]

可变电容产品定义

图1:可变电容器图
电容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电容器称为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容量的改变是通过改变极片间相对的有效面积或片间距离改变时,它的电容量就相应地变化。一般由相互绝缘的两组极片组成:固定不动的一组极片称为定片,可动的一组极片称为动片。几只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可合装在同一转轴上,组成同轴可变的电容器(俗称双联、三联等)。可变电容器都有一个长柄,可装上拉线或拨盘调节,外形(如图1:可变电容器图所示)。[1]
可变电容器一种电容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电容器,通常在无线电接收电路中作调谐电容器用。[1]

可变电容产品分类

可变电容器按其使用的介质材料可分为空气介质可变电容器和固体介质可变电容器。[1]

可变电容空气介质可变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
空气介质可变电容器的电极由两组金属片组成。两组电极中固定不变的一组为定片,能转动的一组为动片,动片与定片之间以空气作为介质。[1]
当转动空气介质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使之全部旋进定片间时,其电容量为;反之,将动片全部旋出定片间时,电容量最小。[1]
空气介质可变电容器分为空气单连可变电容器(简称空气单连)和空气双连可变电容器(简称空气双连,它由两组动片、定片组成,可以同轴同步旋转), 空气介质可变电容器一般用在收音机、电子仪器、高频信号发生器、通信设备及有关电子设备中。[1]
常用的产空气单连可变电容器有CB-1-×××系列和CB-X-×××系列,常用的空气双连可变电容器有CB-2-×××系列和CB-2X-×××系列。[1]

可变电容固体介质可变电容器

固体介质可变电容器
固体介质可变电容器是在其动片与定片(动、定片均为不规则的半圆形金属片)之间加下云母片或塑料(聚苯乙烯等材料)薄膜作为介质,外壳为透明塑料。其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缺点是杂声大、易磨损。[2]
固体介质可变电容器分为密封单连可变电容器(简称密封单连)、密封双连可变电容器(简称密封双连,它有两组动片、定片及介质,可同轴同步旋转)和密封四连可变电容器(简称密封四连,它有四且动、定片及介质)。[2]
密封单连可变电容器主要用在简易收音机或电子仪器中;密封双连可变电容器用在晶体管收音机和有关电子仪器、电子设备中;密封四连可变电容器常用在AM/FM多波段收音机中。[2]
他在动片和静片之间加上云母或塑料薄膜做介质,这种电容器因为动片与静片的距离近,因而体积小。
CBM-223/203P[2]
损耗:《7*10(-3)绝缘电阻:100mohm 试验电压:100v
电容量:max141.6pf min 《5pf 耐压:100v
转动力矩:50-400g/cm 寿命:5000次[2]
微调电容器:常见微调电容有空气介质微调,薄膜介质微调, 瓷介微调,
玻璃介质微调等。
CWB62 6.8-22
损耗:《0.002绝缘电阻:10000mohm
电容量:max22pf min《1pf[2]

可变电容玻璃铀电容器

玻璃铀电容的介质是由铀粉(钠钙硅)用一定比例压制而成,具有较好的电性能,他的制造工艺与瓷介独石电容相似,稳定性比云母电容稍差,但优于一般的瓷介电容,特别是独石玻璃铀电容在潮湿的环境中稳定性很高。 [3]
CI2小型玻璃铀电容容量在10-3300P之间,使用于晶体管电路及小型电子仪器交流直流脉动电路。 [3]
CI3高介陶瓷玻璃铀电容器:使用于一般容量稳定性损耗要求不高的场合。
CI3 损耗《0.055绝缘电阻<1000mohm 容量:4700-3.9UF [3]
允差:+50-20%工作电压:63V, 40V
CI4高频陶瓷玻璃铀电容器:使用于一般高频电路做震荡,耦合,旁路用。
CI4 损耗《15*10(-4)绝缘电阻<1000mohm 容量:10-10000P
允差:J,K,M工作电压:100V[3]

可变电容变化规律

根据容量变化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4]
1,直线电容式[4]
2 直线波长式
3 直线频率式
4 对数式[4]
空气可变电容参数:CB-2-365-1(用于电子管收音机)
损耗:《20*10(-4)(测试频率10mhz测试容量50pf)
绝缘电阻:100mohm 试验电压:100v [4]
电容量:max365+-9.3pf min 《12pf 耐压:250v
转动力矩:100-400g/cm 寿命:10000次
电容变化特性:近似直线频率式
环境温度:-25—55C 相对湿度:+40C时达98%
大气压力:650-800mmhg[4]

可变电容电解电容器

电解电容的介质是一层极薄的金属氧化膜,氧化膜的金属基体是电容的阳极,液体,半导体,或固体电解液是电容的阴极。电解电容的结构特点决定了电解电容的比率电容大。电解电容的氧化膜具有单向导电性,在接入电路时必须认清正,负极。电解电容用于直流或者脉动电路中。[5]
无极电解可以应用于极性变化的电路中,他是两个电容的负极对接而成的。
电解电容的损耗较大, 温度,频率特性较差,因此限制了电解在交流电路的应用。[5]
采用液体电解质的电容容易产生漏液, 干涸,老化,甚至爆炸的现象,电解电容的绝缘性能差, 高压大容量的电解电容漏电可在1ma以上。[5]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EVANT PRODUCTS
  • 电子精密天平陶瓷可变电容传感器技术电子天平坚固耐用型电子天平

    电子精密天平陶瓷可变电容传感器技术电子天平坚固耐用型电子天平
    陶瓷可变电容传感器技术 内置rs232接口 六键操作,结构简洁,坚固耐用
    3种输出模式:立即、连续、间断
  • 东京计器活塞泵phc31高压可变电容型活塞泵

    东京计器活塞泵phc31高压可变电容型活塞泵
    高压可变电容型活塞泵phc31,phc45,phc80,phc31d,phc45d,phc80d,ph56,ph80,ph100,ph130,ph170,定电容活塞泵ph40f,ph48f,ph56f,ph80f,ph100f,ph130f,ph170f,可变电容活塞泵,定排量叶片泵
  • 高精度me7508a2 可变电容速度传感器

    高精度me7508a2 可变电容速度传感器,内置压电元件感应振动加速度,通过高精密集成电路将加速度有效值或积分后的速度有效值转换为对应量程的4~20ma电流输出,便于远传显示和控制;非常适用于连接到dcs、plc及数据采集系统中。
  • 高精度mems7600 可变电容加速度传感器

    高精度mems7600 可变电容加速度传感器,内置压电元件感应振动加速度,通过高精密集成电路将加速度有效值或积分后的速度有效值转换为对应量程的4~20ma电流输出,便于远传显示和控制;非常适用于连接到dcs、plc及数据采集系统中。
  • 高精度mems三轴可变电容加速度传感器

    高精度mems三轴可变电容加速度传感器,内置压电元件感应振动加速度,通过高精密集成电路将加速度有效值或积分后的速度有效值转换为对应量程的4~20ma电流输出,便于远传显示和控制;非常适用于连接到dcs、plc及数据采集系统中。
  • 高精度mems7700 可变电容加速度传感器

    高精度mems7700 可变电容加速度传感器,内置压电元件感应振动加速度,通过高精密集成电路将加速度有效值或积分后的速度有效值转换为对应量程的4~20ma电流输出,便于远传显示和控制;非常适用于连接到dcs、plc及数据采集系统中。
  • 可变电容加速度传感器aes 20

    可变电容加速度传感器aes 20 ,内置压电元件感应振动加速度,通过高精密集成电路将加速度有效值或积分后的速度有效值转换为对应量程的4~20ma电流输出,便于远传显示和控制;非常适用于连接到dcs、plc及数据采集系统中。
  • 高精度可变电容加速度传感器ms70

    高精度可变电容加速度传感器ms70,内置压电元件感应振动加速度,通过高精密集成电路将加速度有效值或积分后的速度有效值转换为对应量程的4~20ma电流输出,便于远传显示和控制;非常适用于连接到dcs、plc及数据采集系统中。
  • setra西特可变电容式压力变送器 model asm

    setra西特可变电容式压力变送器 model asm
    常用型号:
    asm1z01pg1f2b03a00,asm1015p1mscb3b00,asm025pa1f1103a00,asm1050cpc1f1103a00,asm1100pg1fb3a01,asm1150pg2f1103a01,asm1250pa1f2cb4a00,asm300pg2m1103a00,asm1750pg1f11b3a01
  • setra西特可变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model 256

    setra西特可变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model 256
    setra西特model 256是表压压力传感器/变送器。西特setra 256压力变送器是可变电容传感技术设计制造的,由 17-4ph 不锈钢膜片和与其刚性连结的陶瓷镀金电极构成一个可变电容,当压力变化时,电容值亦可发生变化,检测此电容值并 由西特 (setra) 的集成电路将电容量的变化转换为较准 的线性直流信号。
查看更多
×

是否已完成本次百科编辑